新闻中心

本院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动态 -> 正文

广州八院重症肺炎临床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 日期:2019-09-27点击:

重症肺炎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多器官损害,促使病情迅速恶化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故重症肺炎的诊断和正确治疗仍为临床的难题之一。近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Gemykibivirus genome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of elderly woman with unexplaine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文章报道了在一例突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老年女性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用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发现了一种新型呼吸道病毒Gemykibivirus,并证实它的致病性。

2017年1月,一名69岁妇女出现低烧,伴有咳嗽、寒战、咳痰和四肢无力。症状出现后的第三天,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呼吸急促、发热超过39°C,到当地医院就诊,服用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和奥司他韦两天后,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低氧血症,胸片示下肺有浸润,转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患者体温39.6℃,心率112次/分,呼吸频率22次/分,血压134/78毫米汞柱,CT示双肺弥漫性浸润,诊断为重症肺炎,并予以奥司他韦(150毫克,每天两次)、帕拉米韦(600毫克,每天一次)抗病毒药物治疗和莫西沙星抗菌治疗。入院后第8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减轻,于第12天出院。在出院后第29天和6个月后的两次随访中发现患者完全康复。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在症状出现前2天买了一只活鸡在家饲养。最初被怀疑感染了流感病毒(H1N1或H7N9),采用多重RT-PCR技术对17种呼吸道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肺炎等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提示为较罕见病原体感染。

为了找到病原体,研究团队采用患者症状出现后第5天收集的痰液进行病毒亚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存在高丰度的GkV病毒,占病毒总阅读量的72.7%;通过特异性套式PCR从原样品中扩增GkV(命名为GKVY-CN-GZ1,GenBank:MH42664)的全长基因组,并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获得了长度为2200 bp的GkV基因组序列,证实了导致此患者重症肺炎的元凶是GkV病毒。

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我院急性传染病的临床研究水平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张复春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张弛宇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王建主任医师、何溪主治医师等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传染病中心实验室 胡凤玉,感染二科 洪文昕)